| 青春飞扬,活力四射!是整个社会对我们新一代大学生第一印象。在青青校园的包围中,我们的生命如鲜花般多彩,羡慕声不绝于耳,但同时我们在思想上却是脆弱的。社会和家庭在我们身上寄托了太多太多的期望,付出了太多太多的心血!中学结束,我们天真地以为压力已经远去,没想到当我们走进大学校园,压力却又如乌云般向我们奔来,我们开始考虑考研就业,开始思考住房问题,也开始为爱情烦恼……哎!上吊、跳楼、服毒……美丽的校园掩盖不了一个个血淋淋的事实,舍弃如花的生命,他们为何选择毁灭? 我们总在努力拼搏,有时我们需要的仅仅是一个安慰,一个短暂的休息,否则我们的灵魂将跟不上我们的脚步! “大学生”——多么耀眼的名称。为了他,我们无悔的付出了12年;为了他,我们和每一个深夜困斗。可最后我们却像笼中的雀儿,前途一片光明,却总也飞不出去。我们,是个弱势群体! 经济上我们很难独立,掌握的只有无法转换成金钱的基础理论知识;情感上我们大都很苍白,期待着一场完美的恋爱,却又总是受伤;学业上我们很无奈,周边的氛围总是轻易把一切雄心壮志消磨殆尽。环境的剧烈变化,理想与现实的剧烈冲突,家庭的殷切期望,贫穷的困扰,于是,便有了焦虑、抑郁、恐惧、自闭,便有了马加爵,便有了一个个如花的生命的凋谢。 记得有人这样说过“这世界除了心理上的失败,实际上并不存在什么失败,只要不是一败涂地,你一定会取得胜利的”。所以,要想赢得成功人生,首先要有一个良好的心理。我们大学生要学会调节自我,保持心理健康。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不仅影响到他们自身的发展,而且也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更关系到跨世纪人才的培养,一项关于当代人主要素质的调查表明,当代人的素质不能适应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需要,最欠缺的是心理素质,具体表现为意志薄弱,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适应能力和自立能力,缺乏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缺乏自信心,依赖性强等。究其原因,与教育不重视人的心理素质的培养与塑造有关。在大学生中,有人因自我否定、自我拒绝而几乎失去从事一切行动的愿望和信心;有人因考试失败或恋爱受挫而产生轻生念头或自毁行为;有人因现实不理想而玩世不恭或万念俱灰;有人因人际关系不和而逃避群体自我封闭。大量调查表明,目前我国大学生发病率高的主要原因是心理障碍,精神疾病已成为大学生的主要疾病。具体表现为恐怖、焦虑、强迫、抑郁和情感危机、神经衰弱等。 回首大学逝去的岁月,你也许一时迷茫,也许片刻孤独,也许曾经颓废,也许短时放纵,切记一切不如意都是暂时,为了塑造一个成功的自我,我们需要学会忘记,学会释放。“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不顺心的时候,暂且容忍,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就会到来。” 美国著名心理家马斯洛为心理健康提出了9条标准: 1 、对现实具有高效的率的知觉; 2、具有自发而不流俗的; 3、能悦纳自己,悦纳他人,接受自然; 4、在其环境中能保持独立,能欣赏宁静; 5、注意基本的哲学和道德理论; 6、对平常的事物,如朝旭夕阳,甚至每天的例行工作能经常保持兴趣; 7、能和少数人建立深厚的友情,并具有乐于助人的热心; 8、具有民主的态度,创造性的观念和幽默感; 9、能承受欢乐和忧伤。 大学生应该如何做到心理健康?最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养成有独特见解、有自信、能够自立等习惯,且要有一定的人生目标与追求! 当然还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良好的人格品质首先应该正确认识自我,培养悦纳自我的态度,扬长避短,不断完善自己。其次应该提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对挫折有正确的认识,在挫折面前不惊慌失措,采取理智的应付方法,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提高挫折承受能力应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树立科学的人生观,积极参加各类实践活动,丰富人生经验。 第二,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已为科学研究所证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指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科学用脑、坚持体育锻炼、少饮酒、不吸烟、讲究卫生等。大学生的学习负担较重,心理压力较大,为了长期保持学习的效率,必须科学地安排好每天的学习、锻炼、休息,使生活有规律。学会科学用脑就是要勤用脑、合理用脑、适时用脑,避免用脑过度引起神经衰弱,使思维、记亿能力减退。 第三,加强自我心理调节。自我调节心理健康的核心内容包括调整认识结构、情绪状态,锻炼意志品质,改善适应能力等。大学生处于青年期阶段,青年期的突出特点是人的性生理在经历了从萌发到成熟的过渡之后,逐渐进入活跃状态。从心理发展的意义上说,这个阶段是人生的多事之秋。这是因为,经验的缺乏和知识的幼稚决定了这个时期人的心理发展的某些方面落后于生理机能的成长速度。因而,在其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发生许多尴尬、困惑、烦恼和苦闷。 第四,积极参加业余活动,发展社会交往。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而且为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课堂以外的活动机会。大学生应培养多种兴趣,发展业余爱好,通过参加各种课余活动,发挥潜能,振奋精神,缓解紧张,维护身心健康。通过社会交往才能实现思想交流和信息资料共享。发展社会交往可以不断地丰富和激活人们的内心世界,有利于心理保健。 第五,求助心理老师或心理咨询机构,获得心理咨询知识。心理老师具备了较雄厚的理论功底和生活实践经验,对学生所面临的心理问题具有良好的解答方式和处理技巧。大学生在必要时求助于有丰富经验的心理咨询医生或长期从事心理咨询的专业人员和心理老师。心理咨询是指通过人际关系,运用心理学方法和技巧,帮助来访者自强自立的过程。 人对社会有两种态度:一种人永远用乐观的、积极的态度看世界。一种人用悲观、消极的态度看世界。实际上这是划分人的心理平衡与不平衡的标准。只要你乐观积极地看世界,这世界就很美好。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