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法治论坛第144讲暨耕熙实务讲坛第39讲: AI领域的合规与知识产权问题探讨立方律师事务所胡俊律师应邀作学术讲座 ——湖湘法治论坛第144讲暨耕熙实务讲坛第39讲
数据更新:2025-03-24
2025年3月21日,北京市立方律师事务所高级顾问胡俊律师应邀于立言楼A425作《AI领域的合规与知识产权问题探讨》主题讲座。讲座由湖南科技大学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黄素梅教授主持,汪叶老师担任与谈人,全院百名师生到场学习。胡俊律师具有近二十年的法律实务经验,曾担任瑞士诺华公司的法律顾问、美国美敦力公司的高级法律顾问、英国利洁时公司的高级法律顾问和美国辉瑞公司的合规总监,深耕于高科技领域合规与知识产权法律事务。他同时持有中国律师执业资格和专利代理师执业资格,拥有同济大学医学学士、华东政法大学法律硕士和美国天普大学法学硕士(LLM)学位,兼具法律实务与技术领域的复合型专业背景。胡律师还受聘担任我校法律硕士专业学位实践型研究生指导教师,将其丰富的实战经验融入法律人才培养工作。
胡律师首先详细阐述了全球AIGC技术发展态势及其监管模式、数据安全、伦理问题等。他指出,生成式人工智能已从早期的算法突破阶段迈入深度应用期,但技术的狂奔也带来了诸多法律空白。通过“奶奶漏洞”这一典型事例——用户通过诱导ChatGPT获取微软敏感数据,胡律师警示了合规对于AI发展的至关重要性,强调了AIGC技术离不开有效监管,并比较了欧盟、美国与中国的监督模式。随后,胡律师讨论了AI技术应用的伦理问题,特别指出在知识产权领域,人工智能训练数据的合法性及生成内容的著作权归属一直是争议焦点。最后,胡律师还介绍了谷歌因AI训练数据版权问题被欧盟罚款2.5亿欧元、韩国的PIPC处重罚OpenAI数据泄露案件、开山猴AI写作大师案件等案例,表示合规不是枷锁,而是创新的护航者。最后,胡律师讨论了AI技术应用的伦理与知识产权热点问题,特别指出在知识产权领域,人工智能训练数据的合法性及生成内容的著作权归属一直是争议焦点。

互动环节,师生围绕AI生成内容平台责任、爬取数据合规标准与著作权归属等热点问题展开探讨。与谈人汪老师补充分析了日本将AI训练视为“非作品性使用”的司法实践,以及美国“太空剧院”AI剧本版权争议中“创作行为认定”的认定逻辑,并就此与胡律师展开深度对话,深刻启发了与会师生。

黄教授对本次讲座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讲座从人工智能多方面层层展开,做到了国际与国内、理论与实践、立法与司法实务的深度融合,为人工智能法治研究提供了多维启示。法管学院副院长宋智敏教授进行了总结与展望,指出学院将高度重视AI领域的合规与知识产权问题探索,力争开启法治实践新篇章。

讲座在全场热烈的掌声中落幕。与会师生纷纷表示,胡律师通过鲜活案例与学理思辨的交织,不仅揭示了AI技术对传统法律框架的冲击,更启发了“算法伦理责任”“人类创造力边界”等命题的思考,为应对数字时代的法治变革提供了全新视角。
文/任朗、梁子萱
一审:江河二审:宋智敏三审:郑海祥